行业新闻>正文

“在变革的时代 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汽车频道     作者:张福生     发布时间:2023-07-03

  6月8日-9日,以“在变革的时代 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成功举办。来自车企、供应链、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大咖悉数亮相,就当前行业热点问题展开思想碰撞,共话汽车行业新未来。

  新能源是必然 无法押注一种动力路线

  “全球汽车产业也从燃油时代的上半场转入了电动智能时代的下半场,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则从以量取胜的上半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开场致辞中表示。

  2023年,全面向新成为所有车企的主题,但对于未来几年新能源渗透率走势、动力路线的选择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

  到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多少?70%以下是偏保守的预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认为,国家政策很明确,2025年到20%,2035年50%。上汽集团副总裁杨晓东认为如果欧洲到了50%,中国市场一定超过50%。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陈昊认为应该在60%-70%左右。

  乐观派则普遍认为至少将超过70%。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都认为,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70%-80%。朱华荣表示,其中纯电、插混、燃油车的比例可能是4:3:3或是3:3:3。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也预测了几种动力类型的占比,他认为2025年插混、燃油和纯电的比例为4:3:3。

  产业链企业更为激进,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都认为,将达到90%。陈玉东认为,纯燃油车在2030年基本上会被淘汰。余凯则表示,在个人及家庭用品中,汽车已经成为最后一个烧油的产品,形势不可逆转。

  无论是从大佬的观点还是市场数据来看,新能源大趋势下,动力路线选择依然不唯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纯电、插混、增程、氢能等多种路线并举,国内大汽车集团往往设立多个品牌或子公司,抢占不同市场。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内,市场一定是多元化发展路线,而不是油或电的选择。由于能源、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地区条件的不同,目前还做不到“押宝”某一项技术路线。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则认为EV仍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核心。因为从未来科技创新驱动的角度来看,只有纯电品牌才是智能科技的最佳载体。

  放眼未来技术路线或许还不够明确,当前PHEV的增长势不可挡。今年一季度,PHEV同比增长82.8%,远超纯电车6.3%的增速,在新能源车中的占比已经达到1/3左右。哈弗品牌执行副总经理乔心昱判断,PHEV在今年或者明年将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最新汽车下乡的动作来看,4-5线市场的潜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会无限放大。

  阿尔特汽车董事长宣奇武表示,过去混合动力与燃油动力相比,大约贵了4.5万元。现在与纯电动力比不存在成本问题,这是近几年混合动力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广汽研究院院长助理、动力总成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从技术角度讨论了混动路线的可持续性,“电机和发动机都存在缺陷,电机缺陷是扭矩输出,发动机缺陷是能耗高,但二者结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二者是完美的组合,天生的绝配,长期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总经理胡铁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动力技术专家彭航从市场角度讨论了混动的未来。彭航认为未来的混动汽车主要是争夺增购、换购的消费者;胡铁刚称,未来定价在10-20万元的A级车会占整个市场销量的50%,随着A级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可能影响国家在用电方面的政策。电动车一旦达到一定的量,不可能延续这样的低成本,这也会逼迫行业必须采取多样性的动力路线。

  开“卷”有益 产业变革加速行业分化整合

  2023年开年,就迎来了一个更“卷”的汽车市场。“卷”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卷过之后,会对汽车行业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几位车企掌门人首先从宏观层面分享了自身对于竞争的态度。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中国自主品牌要想崛起,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文明的竞争,应该是工程师之间的对决、技术的对决。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要依法合规、公平透明地展开竞争,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社会公共利益,环境安全更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最基础安全,任何有损于安全与破坏环境的“小聪明”的任何行为,都应该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正如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合伙人许思涛所言,需求不是无限大的,因此行业调整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产业变革会加速车企的分化整合。

  曾庆洪的“东西南北中”打麻将论引起了广泛的认同,“以后只能是五个’东西南北中’,打麻将一样,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份,也许华荣把我并了也有可能”。随后在互动中,朱华荣也肯定的表示,一定有广汽。尹同跃在面对“2030年中国车企卷到剩几家”这一问题时,也表示希望能“在桌上打麻将”。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理想汽车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都认为是个位数,“小于等于5,10的可能性不大” ,余承东表示。马东辉认为,“还会剩几家取决于每一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程度,大概不会超过两为数,会在个位数范围内”。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认为应该不只5家,至少8-10家。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蔚来执行副总裁、质量委员会主席沈峰都认为,还会有很多品牌存在。丁磊认为,汽车是一个个性化产品。沈峰则认为,可能会合并若干家,但也会有很多新公司出现。

  面对淘汰赛,多位车企大佬讨论了车企该如何“卷”起来。李学用态度明确:“当别人打了价格战,再喊已经没有价值了,大家不要抱怨,与其抱怨不如享受卷的过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就看“价格”和“价值”两点,所以必须在绝对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达到消费者对应价格期待额产品价值。决战20个月,将清晰地看到全中国市场到底哪几家做得更好,哪几家没有未来。”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同样认为,“卷”是一个挺好的词汇,希望能卷到企业内部来,让企业有紧张的感觉。面对车市竞争,消费者对简单的对标不买账,只有原始创新才有机会。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同样认为“卷”是好事,卷的过程中获益的是消费者,助力了汽车的发展。睿蓝汽车董事长、CEO娄源发则认为“卷”是双刃剑,堆配置也是价格战的一种模式,很多时候既损害了车企利益,用户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

  L3是智能驾驶关键节点 智能化普及速度会更快

  当行业进入下半场的争夺,智能化越来越成为竞争的关键一环。但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主打智能品牌标签的品牌似乎还没迎来突破性增长。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能否成为用户选择的关键因素?智能驾驶商用落地时间表如何?

  一个共识是,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马东辉表示,真正的智能化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车上听音乐、导航、看电影这不是智能化,这只是娱乐。真正的智能化会伴随着大模型,伴随着超算的算力到来。

  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首席营销官CMO,兼用户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李鹏程也认为,整个行业的智能化还处于早期阶段,类比智能手机,用户还没有对智能汽车产生刚需。转换成企业的角度,余凯也认为,高阶自动驾驶在用户感知中还没有形成刚需,用户还不会为高算力带来的成本买单。

  但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充满期待。“一旦一些关键环节突破以后,我们卷的速度非常快。余凯称。马东辉认为,2025年智能化还不能影响市场的格局,但是随着城市通勤NOA的落地,智能化开始了预选赛的入场券。智能化普及的速度是电动化的2倍,电动化可能需要2个周期8年的时间,智能化需要一个周期4-5年,最终缺一不可。

  在通往智能化的路上,是学习比亚迪全域自研还是发挥产业链作用,开放合作成为近年来车企发展路线的争论点。不同立场的企业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作为始终强调全域自研的零跑,朱江明表示,“我本身就是一个工程师,平台化更方便,只要有规模成本就是有优势的。理想算是自研比较成功的企业,目前已经盈利了,就证明这一模式是可行的”。

  而专注帮车企造好车的余承东则表示,“走向智能化这个时代,研发投入非常非常非常巨大”。我认为规模资金实力没有那么强大的公司,如果选择什么都自己干的道路将来肯定会被历史淘汰掉。智能化现在才刚刚起步,将来可能投入更大,那时不一定所有企业都跟得起,如果跟不起那就废掉了。来日方长,现在盈利、发展得很好,不代表未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能够生存”。

  不过车企也好、供应链企业也罢,行业内依然整体对自动驾驶的商用落地充满信心。面对2030年智能驾驶商用能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大家纷纷认为L3基本没有问题。

  尹同跃认为, L3是一个基点,如果能过了L3,2030年应该能达到L4的水平。朱江明也直言,2030年前L4是一定能实现的。黑芝麻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预测,2030年以前,L3自动驾驶会批量落地。部分玩家则更为乐观。丁磊称,“我认为如果快的话,L5都会出来的。”

  其他人则给出了一些更具体的条件。余承东表示,2030年技术进步的历程能够达到L4。但L4涉及法规的问题,走向L3就是走向实用化、有革命性变化的一个关键点,所以希望国家的立法能够早点开放出来。从技术能力上看,2025年能走向L3的商用应该有比较大的可能。

  马东辉认为,在2026年前会有一家或者几家品牌宣布在特定场景下L4是可以落地的。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梁锋华则认为,近两三年内,城区主干道的场景有机会逐步实现商业化的落地,其他场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沈峰表示,简单说自动驾驶在2030年之前一定会发生。除了单车的自动驾驶,还有很多事情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做到,比如V2X,可能碰撞的问题就会很少了,这对人类社会有很大意义。

  站在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周年的新起点上,汽车人正经历着电动智能化变革将汽车行业从曾经的夕阳产业变成今天的朝阳产业。躬逢其盛,所有汽车人正拿出百倍的拼搏“卷”如其中,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在变革中前行。


头条新闻